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论政府法制工作的改革/张明勇

时间:2024-06-28 19:43:2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20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论政府法制工作的改革

宁阳县政府法制办 张明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现实已经把政府体制改革提上了日程,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针的确立则标志着政府法制工作的改革已成为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新世纪,政府法制工作作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挑战,政府法制部门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笔者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对政府法制工作的改革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现论述如下:
一、政府法制机构的改革
政府法制机构是政府法制工作的载体,政府法制工作的改革应当首先从机构的改革开始,现有的政府法制机构基本上是在旧的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政府直属行政机构:1954年国务院成立法制局,1958年撤销,1980年成立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局,1986年又改为国务院法制局,1988年机构改革中,全国各省、地、县都成立了法制工作机构,这样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法制网络。1998年开始的机构改革,国务院法制局更名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并升格增编,地方各级政府法制机构也在此次改革中得到加强。各级政府法制机构都是一个机构两个牌子,除了政府法制机构外还有一个行政复议办公室的牌子。政府法制部门的级别开始为二级行政单位,后来随着国家对法制的重视,逐渐升为一级单位,但在个别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法制部门地位还得不到提高,有的仍是二级单位,还有的把其设立为政府办公室的一个科室,地位没有,人员配置更差,这样大大制约了政府法制工作的开展。
改革现有的政府法制机构,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立法上明确政府法制机构的地位和名称。建议国务院尽快制定《政府法制工作条例》,明确政府法制机构为同级政府的常设办事机构,这样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法制机构在编制分配、人员配置、工作条件等方面能得到理所当然的照顾。明确法律地位后,应该再统一其名称,全国统一称为政府法制办,避免局、办、室、处、科并存的混乱局面。2、政府法制部门应具有相对独立性。政府法制部门虽然也是政府部门之一,但法制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特殊性,政府法制部门必须和其他政府部门相对独立,独立性应体现在政府法制部门只对行政首长负责,并且直接受行政首长领导,尤其是行政复议活动不受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只有这样,政府法制部门才能真正地行使自身职权,开拓工作。3、关于行政复议办公室的地位。行政复议作为政府法制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对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维护政府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人民政府”是行政复议案件的受理机关,法制办作为政府专职法制的部门,当然成为行政复议受理、决定、机关,完全没有必要再挂一个可有可无的行政复议办公室的牌子,政府法制部门可以内设复议科室,专门处理行政复议案件,但对外只能以政府法制部门的名义展开工作。4、政府法制机构应当与当地仲裁委员会脱钩。现在许多设有仲裁机构的地方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政府法制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当地仲裁委员会主任为同一人,双方工作人员相互兼职、混为一体,仲裁委员会对外以政府法制部门名义来提高地位,开辟案源,政府法制部门常常以行政干涉力来为仲裁委员会服务。仲裁委员会是法定社团组织,而政府法制部门作为行政机关,二者混在一起有悖法律,也影响政府形象,政府法制部门只能指导而不能干涉其工作,只能象为社会其他群体服务一样为仲裁委服务。所以二者必须脱钩,相互独立。
二、政府法制工作队伍的改革
政府法制工作人员是政府法制工作的核心,也是政府法制工作兴衰的决定因素。在现有的体制下,政府法制工作人员属于普通的国家公务员,除了参加一些公务员的培训、考试外,对专业几乎没有任何要求,在提倡“依法行政”的今天,政府法制工作的重要性愈加体现,对其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级政府的法律参谋和助手,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监督行政执法、代理政府诉讼是政府法制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责,如果沿用旧的用人方式,显然不符合社会对政府法制工作的要求。同为法律职业者的律师、法官、检察官、司法行政人员的用人条件早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自1986年开始的全国统一律师资格考试制度,是对行业从业人员实行准入制的良好开端,199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了律师报考条件:高等院校法律大专、非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品行良好、拥护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考取律师资格后,应在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才有律师执业资格。2001年12月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又把上述法律大专条件改为法学本科以上学历。这种严格的规定是前所未有的,科学的制度必将产生惊人的成果,实践证明,我国律师整体素质在各类法律职业者中是最高的,正是这个优秀的团体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检察官法》经过2001年6月的修订,对法官、检察官任职条件也明确规定为本科以上学历、具有司法资格。最近,《司法部关于当前公证工作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要求45岁以下的公证员5年以内达到本科学历,并且以后要从具有司法资格的人选中选任公证员。
针对其他法律职业的改革接连不断,唯有政府法制部门按兵不动,是不需要吗?政府法制部门的门槛谁都可以自由进出吗?决不是!政府法制对人员的要求应该更高,政府法制工作队伍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统一名称。为提高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体现其工作性质,政府法制工作人员可以统一称为政府法制员,这样既和同为法律职业者的法官、检察官、公证员相一致,又和国外的政府律师相区别,这种名称的统一可以通过行政立法,即上述《政府法制工作条例》的形式表现。2、政府法制员应采取严格的准入制度,这一点可以模仿改革较早的律师、法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规定必须具有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以上学历(把非法学本科排除在外)、拥护宪法,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品行良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考取司法资格,且在法制部门工作一年以上获取司法执业证书,方可担任政府法制员。对现有的政府法制队伍而言,上述要求显然偏高,但是可以采取渐进式的方式改革。3、政府法制员采取首任制。从政府法制员中选取优秀人才担任首任政府法制员,规定只有首任政府法制员才能对外代表政府法制部门,才能为行政首长签署法律意见书,才能提出政府立法计划,才能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才能代理政府参与诉讼和非诉讼等活动。也就是说只有首任政府法制员才能独立从事政府法制工作,每位首任政府法制员可以配备1-2名法制助理。4、特殊的工作性质理应得到特殊物质补助。政府法制员在工资、福利等待遇上可以略高于普通公务员,这样能够保证政府法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依法行政的进程。
三、政府法制工作职权的改革
国务院法制办在表述本部门工作职权时,共分了11条:1、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国务院的立法工作,拟订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安排,报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督促指导。2、审查修改各部门报到国务院的法律草案,从法律的角度审查部门送国务院审核的,我国缔结者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3、起草或组织起草若干重要的法律草案、行政法规草案。4、承办行政法规的立法解释工作。5、研究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执行等涉及政府行为共同规范的法律、行政法规实施以及行政执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向国务院提出完善制度和解决问题的意见,拟订有关配套的行政法规文件和答复意见。6、协调部门之间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实施中的矛盾和争议。7、办理地方性法规、地方人民政府规章和国务院部门规章的备案审查工作,审查其与宪法、行政法规是否抵触以及它们相互之间是否的矛盾,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处理意见。8、清理编纂行政法规,编辑国家出版的法律、行政法规汇编正式版本。9、组织翻译、审定国家出版的行政法规外文文本和民族语言文本。10、开展政府法制理论、政府法制工作研究和交流,开展对外法制业务交流。11、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地方各级政府法制部门基本上按照上述内容,结合地方特殊情况,作出自身职权划分的。由此可见现有的政府法制机构职权基本如下:1、行政立法或制定规范性文件。2、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协调、审查备案。3、法律、行政法规的汇编。4、政府法制理论研究和对外交往。
笔者认为这些远远不够,今后的政府法制工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强化或改革:1、参与政府重大决策活动。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讨论重大事情,政府法制部门负责人应当列席并从法律角度提出意见或建议;政府对外谈判,政府法制部门应当全过程参与;政府所有规范性文件发布前和政府对外订立合同必须有政府法制部门签署的意见;政府法制部门应定期或针对重大活动出具法律意见书;政府法制部门还应担负起政府领导学法用法的普及任务。总之政府的任何重大活动,政府法制部门应当服务在前,参与其中,并积极善后。2、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行政执法虽然有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和人民群众等主体的多层次监督,但这些监督方式都没有政府法制机构对其监督直接、便捷,政府法制部门可以对行政执法机关定期检查、听取汇报,要求备案审查等多种形式进行监督,将监督结果直接报本级政府,并建议政府对行政执法部门予以奖惩,当然政府法制部门也可享有一定范围内的奖惩权。3、扩大复议范围,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把政府一切行政行为均纳入复议范围,复议机关可以审查下级行政任何行为,包括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任免、处分、待遇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行政复议的作用,才能加快依法行政的步伐。
以上各项改革内容,希望能够科学系统地体现在今后的国家立法上,只有用法律、行政法规的形式,对政府法制部门明确地位、名称,理顺内部机构,严格准入制度,扩大职权范围,才会使政府法制工作与时俱进,勇创佳绩。


作者:张明勇 (271400) 0538-5621779
宁阳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济南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施办法

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


济南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施办法

(济南市人民政府令第180号 2001年6月18日)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根据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各党派、社会团体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本级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第四条 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发的《济南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以下简称《产权登记证》)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占用的国有资产享有使用权的法律依据。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产权登记由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单位财务隶属关系组织实施。按财务隶属关系不便组织实施的,可按行政隶属关系组织实施。
  第六条 产权登记分为设立产权登记、变动产权登记、撤销产权登记。产权登记的主要内容为:
  (一)单位名称;
  (二)单位地址;
  (三)单位负责人;
  (四)单位性质;
  (五)主管部门;
  (六)资产总额;
  (七)负债总额;
  (八)国有资产总额;
  (九)补充资料。
  第七条 设立产权登记,适用于新设立的行政事业单位。此类单位应在批准成立后30日内,办理申领《产权登记证》手续。申领时,单位应填报《产权登记证》中的设立登记表,一式三联,并提交下列文件、证件及有关资料:
  (一)批准设立的文件;
  (二)国有资产总额及来源证明;
  (三)土地证、房产证原件及复印件;
  (四)固定资产汇总表及明细表;
  (五)其他。
  第八条 变动产权登记,适用于出现分立、合并、改制或隶属关系、单位名称发生变化等情形的行政事业单位。此类单位应在批准变动后30日内,办理变动产权登记。办理时应提交如下文件、证件和资料:
  (一)原《产权登记证》;
  (二)批准分立、合并或改制的文件;
  (三)资产清查或评估的报告及确认书;
  (四)资产移交协议书;
  (五)其他。
  第九条 撤销产权登记,适用于撤销、被合并的行政事业单位。此类单位应在批准撤销或被合并后30日内,办理撤销产权登记手续,并提交如下文件、证件及有关资料:
  (一)批准撤销的文件;
  (二)终止财务决算报告及财务审计报告;
  (三)资产清查报告书;
  (四)资产评估报告及资产评估结果确认通知书;
  (五)资产处置请示及国资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批复;
  (六)原《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七)资产移交书;
  (八)其他。
  第十条 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年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产权登记年度检查,在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办理完毕。年度检查内容是:
  (一)按规定办理产权登记情况;
  (二)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情况;
  (三)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收益使用情况。
  产权登记年度检查时,被检查的行政事业单位应提交如下文件、证件及有关资料:
  (一)《产权登记证》;
  (二)单位年度财务决算报表;
  (三)国有资产增减变动审批文件;
  (四)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
  (五)其他。
  第十一条 申办产权登记的程序为:
  (一)单位提供有关文件、证件及资料,填写《产权登记证》的有关栏目;
  (二)报主管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
  (三)到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审定手续;
  (四)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核发、换发、撤销或年度检查手续。
  第十二条 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产权登记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办法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处以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在规定期限内办理产权登记及其年度检查的;
  (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或证明文件,骗取产权登记及其年度检查的;
  (三)伪造、涂改、出借、出租、出卖产权登记证(表)的。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不按规定办理产权登记及其年度检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产权登记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由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县(市)区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参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民政部关于废止部分民政规章的通知

民政部


民政部关于废止部分民政规章的通知

民法发(1993)15号 1993年10月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群工部:

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根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我部对建国以来至一九九二年底的民政部(含原内务部)所发布的民政行政规章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共清理出应明令废止和宣布自行失效的行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38件。现予以明令废止和宣布自行失效。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这些规章不再适用。



附件:民政部明令废止和宣布自行失效的规章目录

(一)优抚

------------------------------------------------------

序号 | 规 章 目 录 | 发布文号和时间 | 清理结果

----|-------------------|---------------|-------------

1 |内务部关于七七事变前和抗日时期 |内优字第172号 | 被《革命烈士褒扬

|中共党员干部和群众被敌杀害应否 |1951、9、24、 | 条例》代替。

|按烈士抚恤的批复 | |



续表

------------------------------------------------------

序号 | 规 章 目 录 |发布文号和时间 | 清理结果

----|-------------------|---------------|-------------

2 |内务部关于年久无音信的老红军家 |内优字第179号 | 适应当时情况的具

|属待遇和介绍烈、军属等就业问题 |1951、10、15、 | 体规定,自行失效。

|的复函 | |

----|-------------------|---------------|-------------

3 | | | 被《军人抚恤优待

|内务部关于优抚范围、残废证件和 |内优字第200号 |

| | | 条例》代替。

|处理某些具体问题的批复 |1951、11、3、 |

----|-------------------|---------------|-------------

4 |内务部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军人分 |内优字236号 | 同 上

|居的父母和改嫁的寡母如何优待函 |1951、12、19、 |

----|-------------------|---------------|-------------

5 |内务部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军人旁 |内优(52)字第6号 | 被《军人抚恤优待

|系亲属如何优待函 |1952、1、12、 | 条例》代替。

----|-------------------|---------------|-------------

6 |内务部关于解释革命烈属、军属优 |内优(52)字第 | 同 上

| |130号 |

|待范围的通知 |1952、2、12、 |

----|-------------------|---------------|-------------

7 |内务部关于执行《革命残废人员优 |内优字第69号 | 同 上

|待抚恤暂行条例》注意事项 |1952、4、29、 |

----|-------------------|---------------|-------------

|内务部关于红军北上后被敌杀害人 |内优(53)字第 | 同 上

8 | |1587号 |

|员应否按烈士抚恤的批复 |1953、6、12、 |

----|-------------------|---------------|-------------

|内务部关于革命牺牲军人曾立小功 |内优(53)字第 | 同 上

9 | |1919号 |

|问题的批复 |1953、11、11、 |

----|-------------------|---------------|-------------

10 |内务部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其 |内优(53)字第 | 被86年财文字第276

|所属学校训练班教职员工等抚恤问 |1989号 | 号和财文字(89)第

|题的批复 |1953、12、10、 | 455号代替。

----------------------------------------------------



续表

------------------------------------------------------

序号 | 规 章 目 录 |发布文号和时间 | 清理结果

----|-------------------|---------------|-------------

11 |内务部关于优抚条例中所定革命烈 |内优(54)字第 | 被《军人抚恤优待

|士、革命军人弟妹年龄计算标准的 |34号 | 条例》代替。

|批复 |1954、1、23、 |

----|-------------------|---------------|-------------

12 |内务部关于革命烈士褒扬抚恤及革 |内优(54)字第 | 被《革命烈士褒扬条

| |39号 | 例》《军人抚恤优待

|命烈士家属优待问题的综合批复 |1954、1、30、 | 条例》代替。

----|-------------------|---------------|-------------

13 |内务部关于经济建设工程民工范围 |内优(54)字第 | 适应当时情况的具体

| |278号 |

|的复函 |1954、8、31、 | 规定,自行失效。

----|-------------------|---------------|-------------

14 |内务部关于革命残废军人回乡后被 |内优(55)字 | 被《革命烈士褒扬条

| |255号 |

|敌人捕杀是否称烈士问题的批复 |1955、8、31、 | 例》代替。

----|-------------------|---------------|-------------

15 |内务部关于革命残废军人抚恤工作 |1956、4、12、 | 适应当时情况的具体

|中几个问题的批复 | | 规定,自行失效。

----|-------------------|---------------|-------------

16 |内务部关于革命残废军人学校教养 |1956、7、23 | 适应当时情况的具体

|院的学员、休养员在办理复员手续 | | 规定,自行失效。

|后牺牲病故的处理问题的批复 | |

----|-------------------|---------------|-------------

17 |内务部关于残废军人和残废工作人 |1956、8、16 | 被《军人抚恤优待条

|员抚恤问题的复函 | | 例》及解释代替。

----|-------------------|---------------|-------------

18 |内务部关于在企业和合作社系统中 |1957、2、11、 | 被《军人抚恤优待

|工作的残废军人伤口复发治疗期间 | | 条例》及解释代替。

|工资待遇问题的复函 | |

----------------------------------------------------



续表

------------------------------------------------------

序号 | 规 章 目 录 |发布文号和时间 | 清理结果

----|-------------------|---------------|-------------

19 |内务部关于牺牲病故人员的家属系 |内优字第88号 | 同 上

|在职干部是否给予抚恤的批复 |1957、2、20、 |

----|-------------------|---------------|-------------

20 |内务部优抚局关于参加行政机关工 |1957、9、19、 | 适应当时情况的具体

|作的技术人员牺牲、病故抚恤问题 | | 规定,自行失效。

|的复函 | |

----|-------------------|---------------|-------------

21 |内务部优抚局关于评残中的两个问 |1957、9、22、 | 被《军人抚恤优待条

|题的复函 | | 例》及解释代替。

----|-------------------|---------------|-------------

22 |内务部关于兵工企业的职工过去因 |1958、2、25、 |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战因公残废的抚恤问题的复函 | | 效。

----|-------------------|---------------|-------------

23 |内务部优抚局关于革命残废人员考 |1958、4、10、 | 被《军人抚恤优待条

|入高等学校后的残废抚恤问题的复 | | 例》及解释代替。

|函 | |

----|-------------------|---------------|-------------

24 |内务部关于公安民警处工作人员因 |1958、9、29、 | 被民优发(1992)31

|公牺牲病故或者因公致残的抚恤问 | | 号文代替。

|题的复函 | |

----|-------------------|---------------|-------------

25 |内务部优抚局关于在乡二等以上残 |1959、3、3、 | 被《军人抚恤优待条

|废军人在当学徒期间残废抚恤待遇 | | 例》及解释代替。

|问题的复函 | |

----|-------------------|---------------|-------------

26 |内务部关于对在供销合作社、手工 |1962、4、21、 | 被《军人抚恤优待条

|业合作社等单位工作的残废军人如 | | 例》及解释代替。

|何确定发给在职残废金或在乡残废 | |

|抚恤金的批复 | |

------------------------------------------------------

续表

------------------------------------------------------

序号 | 规 章 目 录 |发布文号和时间 | 清理结果

----|-------------------|---------------|-------------

27 |内务部关于带病回乡的复员军人因 |1962、8、31、 | 被《军人抚恤优待条

|旧病复发而死亡的抚恤问题的通知 | | 例》代替。

----|-------------------|---------------|-------------

28 |内务部关于残废抚恤工作中的几个 |1962、10、19、 | 同 上

|问题的复函 | |

----|-------------------|---------------|-------------

29 |内务部关于带病回乡复员军人评残 |1962、11、8、 | 同 上

|问题的批复 | |

----|-------------------|---------------|-------------

30 |内务部关于残废抚恤工作中几个问 |1962、11、30、 | 同 上

|题的批复 | |

----|-------------------|---------------|-------------

31 |内务部关于对乡干部中残废军人的 |1963、1、30、 | 同 上

|残废抚恤如何发放问题的复函 | |

----|-------------------|---------------|-------------

32 |内务部关于部队在军事演习中发生 |1963、2、26、 | 同 上

|事故致残的人员如何抚恤问题的复函 | |

----|-------------------|---------------|-------------

33 |内务部关于烈士儿子成年以后是否 |1963、3、13、 | 同 上

|享受物质优待问题的复函 | |

----|-------------------|---------------|-------------

34 |内务部优抚局关于抗美援朝失踪军 |1963、5、13、 | 适应当时情况的具体

|人配偶改嫁后能否领取抚恤问题的 | | 规定,自行失效。

|复函 | |

----|-------------------|---------------|-------------

35 |内务部优抚局关于牺牲、病故军人 |1963、6、3、 | 被《军人抚恤优待

|曾立二等功以上的可增发抚恤金四 | | 条例》及解释代替。

|分之一的复函 | |

------------------------------------------------------

续表

------------------------------------------------------

序号 | 规 章 目 录 |发布文号和时间 | 清理结果

----|-------------------|---------------|-------------

36 |内务部关于残废军人中历史反革命 |1963、6、11、 | 适应当时情况的具

|分子的残废抚恤问题的批复 | | 体规定,自行失效。

----|-------------------|---------------|-------------

37 |内务部关于机关、党派、团体列入 |1963、7、1、 | 适应当时情况的具体

|编外人员的病故抚恤问题的复函 | | 规定,自行失效。

----|-------------------|---------------|-------------

38 |内务部优抚局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 |1963、10、5、 | 被《军人抚恤优待条

|员参加机关群众性体育运动负伤致 | | 例》及解释代替。

|残可否评残问题的复函 | |

----|-------------------|---------------|-------------

39 |内务部关于烈、军属中的地、富 |1964、7、13、 | 适应当时情况的具体

|反、坏分子是否享受优待问题的综 | | 规定,自行失效。

|合批复 | |

----|-------------------|---------------|-------------

40 |内务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中致残的 |1964、11、17、 | 适应当时情况的具体

|铁路职工调离铁路系统后的抚恤问 | | 规定,自行失效。

|题的复函 | |

----|-------------------|---------------|-------------

41 |内务部关于现役军人入赘到妻子家 |1964、12、15、 | 被《军人抚恤优待条

|中的军属优待由何方享受问题的复 | | 例》及解释代替。

|函 | |

----|-------------------|---------------|-------------

42 |内务部关于从地方借到部队任翻译 |(66)内优字第 | 适应当时情况的具体

|工作的人员牺牲、病故后待遇问题 |88号 | 规定,自行失效。

|的复函 |1966、6、28、 |

----|-------------------|---------------|-------------

43 |内务部优抚局关于矽肺病退伍军人 |(66)内优局字 | 被《军人抚恤优待条

| |第118号 | 例》及解释代替。

|的残废待遇问题的复函 |1966、10、15、 |

------------------------------------------------------



续表

------------------------------------------------------

序号 | 规 章 目 录 |发布文号和时间 | 清理结果

----|-------------------|---------------|-------------

44 |内务部关于特、一等革命残废军人 |(66)内优字第 | 被《军人抚恤优待条

|病故后其遗属的生活困难如何给予 |134号 | 例》及解释代替。

|照顾问题的复函 |1966、11、11、 |

----|-------------------|---------------|-------------

45 |内务部关于所属工役制工人因公死 |(67)内优字第 | 适应当时情况的具

|亡待遇问题的复函 |204号 | 体规定,自行失效。

----|-------------------|---------------|-------------

46 |民政部关于做好优抚对象普查工作 |民发(1978)2号 |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的通知 |1978、10、19、 | 效。

----|-------------------|---------------|-------------

47 |民政部关于人民警察牺牲、病故残 |(79)民优字第 | 被民优(89)34号、民

|废抚恤问题的复函 |1979、3、30、 | 优发(92)31号代替。

----|-------------------|---------------|-------------

48 |民政部关于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 |(79)民优第85号 | 被《军人抚恤优待

|位工作的革命残废人员的残废抚恤 |1979、5、22、 | 条例》及解释代替。

|金按何标准发放问题的批复 | |

----|-------------------|---------------|-------------

49 |民政部关于处理当前转业、复员退 |民发(1979)52号 |

| | | 同 上

|伍军人要求评残问题的通知 |1979、8、28、 |

----|-------------------|---------------|-------------

50 |民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勤人员牺 |(82)民优第18号 |

| | | 同 上

|牲、病故抚恤金问题的复函 |1982、3、15、 |

----|-------------------|---------------|-------------

51 |民政部关于转发总后勤部卫生部 |民(1982)优51号 | 被《革命伤残军人评

|《关于因病评残的参照条件》的通 |1982、7、17、 | 定病残的条件》(1989、

|知 | | 4、15)代替。

----------------------------------------------------



续表

------------------------------------------------------

序号 | 规 章 目 录 |发布文号和时间 | 清理结果

----|-------------------|---------------|-------------

52 |民政部优抚局关于大专毕业生在见 |(82)民优字第 |被民(1989)优字34号

| |101号 |

|习期间死亡后如何抚恤问题的复函 |1982、8、18、 |代替。

----|-------------------|---------------|-------------

53 |民政部优抚局关于现役军人、人民 |(82)民优字第 | 同 上

|警察、机关工作人员因公牺牲范围 |115号 |

|的意见 |1982、9、15、 |

----|-------------------|---------------|-------------

54 |民政部关于调整部分孤老优抚对象 |民(1983)优17号 | 适用期已过,自行

|定期定量补助标准的通知 |1983、3、7、 | 失效。

----|-------------------|---------------|-------------

55 |民政部优抚局关于复退军人要求补 |(83)民优字第 | 被《军人抚恤优待条

| |62号 |

|办评残手续如何掌握问题的复函 |1983、6、16、 | 例》及解释代替。

----|-------------------|---------------|-------------

56 |民政部关于机关离休干部病故抚恤 |民(1983)优63号 | 同 上

|问题的复函 |1983、7、10、 |

----|-------------------|---------------|-------------

57 |民政部优抚局关于被追认为烈士的 |(83)民优字第 | 同 上

|荣立二等功以上的革命军人应否增 |110号 |

不分页显示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